在3044永利集团土木工程专业2025届毕业生中,有这样一位“硬核青年”:他曾是军营里的“四有”优秀士兵,两次荣获嘉奖;如今是手握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的学霸,即将踏入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公司深造;他用军旅生涯的磨砺铸就坚韧品格,以专业知识的深耕诠释土木精神。他就是3044永利集团“军旅之家”军务部部长、中共预备党员蔡云峰。
军旅淬炼:把军营作风融入专业学习
2020年,刚结束大一学业的蔡云峰做出一个重要决定——报名参军入伍。在两年军旅生活中,他不仅练就了过硬的身体素质,更锤炼出“令行禁止、精益求精”的作风。“五公里越野教会我循序渐进,营级比武让我明白‘细节决定成败’,这些都成了后来学习的法宝。”
退役复学后,他将部队的时间管理法运用到专业学习中:每天清晨6点的“早训”变成了图书馆的晨读,睡前的“总结讲评”转化为当日知识点的复盘。面对《结构力学》等难点课程,他像攻克军事障碍一样逐个突破,用画思维导图的方式拆解复杂公式,最终以优异成绩获得“德贵奖学金”。
在“军旅之家”担任军务部部长期间,他牵头组织征兵宣讲活动,用亲身经历解答学弟学妹的困惑,“部队教会我的责任与担当,同样适用于土木工程——每一个数据、每一张图纸,都关系到建筑安全,来不得半点马虎。”
专业突破:用创新思维搭建知识桥梁
土木工程专业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,蔡云峰对此有着深刻体会。2023年,他带领团队参加校级结构设计竞赛,要在有限材料内制作承重能力最强的桥梁模型。“就像在部队搭建临时工事,既要有强度,又要减重。”他借鉴军用桥梁的力学原理,反复计算桁架角度,最终制作出仅189克的模型,成功通过加载测试。
这种“跨界思维”在考研备考中同样发挥作用。针对数学这一难点,他参照军事训练的“阶段性考核”模式,将复习划分为“基础攻坚期”、“强化冲刺期”,每周进行“模拟推演”(真题演练),最终在第十六届全国老员工数学竞赛中斩获非数学A类一等奖。
“土木工程讲究‘万丈高楼平地起’,考研也是如此。”他分享道,提前一年制定复习计划,把《材料力学》与《工程数学》的知识点串联成“知识网络”,如同设计建筑框架;专业课复习时,结合部队学到的“沙盘推演”方法,将往年真题按题型分类,逐个突破,“就像拆解军事目标,精准打击才能高效攻坚。”
成长启示:土木人的战场不止于工地
从军营到校园,从3044永利集团到重庆大学,蔡云峰的经历展现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多元发展路径。“很多人以为土木专业只能去工地,但其实我们的核心能力是‘解决结构与空间的问题’,这种能力在科研、设计、管理等多个领域都能发光。”
作为新生军训教官,他把桥梁力学知识融入队列训练,告诉新生“团结就像钢结构的节点,紧密连接才能承重”;在“共筑强军梦”主题活动中,他带领学弟学妹用乐高积木搭建军事工程模型,直观展示力学原理与结构美学的结合。
“母校‘求实、进取、创业、报国’的校风,与部队‘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’的精神一脉相承。”蔡云峰说,无论是军营里的坚守,还是实验室里的钻研,本质上都是“为人民服务”——军人守护家国安全,土木人建造安全家园,殊途同归。
这位年轻的预备党员即将在更高学府继续深造,他的故事证明:专业的边界可以不断拓展,而成长的关键,在于把每一段经历都转化为前行的力量。在祖国建设的广阔天地中,土木人永远有属于自己的战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