员工园地

请跟我来
当前位置: 首页  -  员工园地  -  请跟我来  -  正文

基层工地创新先锋——程畅用实干诠释土木人的担当

来源:3044永利集团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8-05     点击:

 

在3044永利集团土木工程岩土专业的员工中,有这样一位“95后”:他扎根隧道施工一线,3年斩获28项专利,用技术创新为工程节省4800万元;他带领青年团队破解多项施工难题,成为中国中铁“青年岗位能手”;他的事迹被《工人日报》、重庆卫视等媒体聚焦,用奋斗诠释了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”的深刻内涵。他就是2020届毕业生——程畅。

工地淬炼:从“基建小白”到创新尖兵

2020年夏天,刚走出校园的程畅带着土木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,走进了中铁七局的隧道施工现场。面对轰鸣的机械和复杂的地质条件,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没有退缩——白天蹲守掌子面观察施工细节,晚上在板房里啃图纸、查资料,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30多万字的技术笔记

2021年,隧道施工中频繁出现的拱顶脱空、渗水问题让他揪心。“工人师傅们冒着风险作业,技术难题必须攻克!”他带着团队连续半年泡在工地,反复试验隧道衬砌智能化浇筑振捣技术,终于研发出拱顶脱空预警系统,彻底解决了这一行业痛点。这项技术不仅保障了隧道运营安全,更节约工期240天,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800万元

36米全自动液压仰拱栈桥到爆破降尘装置,从绿色建造智能化平台到水循环系统,程畅的创新成果总能精准解决施工中的“卡脖子”问题。如今,他已拥有5项发明专利、23项实用新型专利,7项省级工法,成为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认证的“质量管理成果高级推进者”

团队领航:让青春在攻坚一线闪光

“一个人的力量有限,一群人的力量无穷。”作为项目部团支部书记,程畅深知技术传承的重要性。2023年,项目驻地突发山体滑坡,他第一时间组建青年应急救援队,成功疏散 350余名村民和施工人员。灾后,他带领团队研发的“GNSS自动化监测系统”,实现了边坡位移7×24小时全自动监控,这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,至今仍守护着当地群众的安全

在他牵头成立的“创新工作室”里,90后、00后青年技术骨干占比达80%。他主导的“青年安全质量监督岗”累计排查隐患200余处,培养出3名集团级“优秀见习生”。这支平均年龄26岁的团队,先后荣获中铁七局“五四红旗团支部”、“青年提升精神素养示范单位”等称号,成为基层项目上的“青春力量”

初心如磐:把论文写在祖国需要的地方

当被问及创新动力时,程畅总会想起那个场景:一位隧道工人因注浆机故障被浆液溅满全身,他递水递纸时,突然想起了同为农民工的父亲。“我想让劳动者少受点苦。”这个朴素的愿望,成了他攻克技术难关的不竭动力

从3044永利集团的课堂到深山隧道的掌子面,程畅始终记得 “长大长新”的校训。他在国家级期刊发表3篇论文,多项成果获全国工程建造微创新大赛二等奖,更获评湖北省“长江学子”、武汉市“区政府津贴人才”。但他最珍视的,是工人们用粗糙的手竖起的大拇指:“小程的发明,让我们干活更安全了!”。

如今,这位扎根基层的青年工程师,仍在重黔铁路项目的工地上忙碌着。他的故事告诉我们:土木工程不仅是图纸上的线条,更是连接山川的通途;基层不是青春的“中转站”,而是梦想绽放的沃土。如果你也想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光,不妨像程畅一样,用专业本领丈量大地,以实干担当书写人生答卷